ZHCABL9A February 2015 – April 2022 ESD401 , TPD12S015 , TPD12S015A , TPD12S016 , TPD12S520 , TPD12S521 , TPD13S523 , TPD1E05U06 , TPD1E10B06 , TPD1E10B09 , TPD1S414 , TPD1S514 , TPD2E001 , TPD2E001-Q1 , TPD2E009 , TPD2E1B06 , TPD2E2U06-Q1 , TPD2EUSB30 , TPD2S017 , TPD3S014 , TPD3S044 , TPD4E001-Q1 , TPD4E004 , TPD4E02B04 , TPD4E05U06 , TPD4E05U06-Q1 , TPD4E101 , TPD4E1U06 , TPD4E6B06 , TPD4EUSB30 , TPD4F202 , TPD4S010 , TPD4S014 , TPD4S1394 , TPD4S214 , TPD5S115 , TPD5S116 , TPD6E004 , TPD6E05U06 , TPD6F002-Q1 , TPD6F003 , TPD6F202 , TPD7S019 , TPD8E003 , TPD8F003
ESD 事件通常通過用戶接口(如電纜連接)或人工輸入設備(如鍵盤上的某個按鍵)迫使電流 IESD (參閱 圖 1-1)迅速進入系統(tǒng)。使用 TVS 保護系統(tǒng)免受 ESD 影響,取決于 TVS 能否將 IESD 分流到地。要優(yōu)化 PCB 布局實現(xiàn) ESD 抑制,很大程度上需要設計出阻抗盡可能小的 IESD 接地路徑。在 ESD 事件中,提供給受保護集成電路(受保護 IC)的電壓 VESD 是 IESD 和在其上的電路阻抗的函數(shù)。因為設計人員無法控制 IESD,所以降低對地阻抗是將 VESD 最小化的主要方法。
降低阻抗需要解決一些難題。主要問題在于,阻抗不能為零,否則受保護的信號線路就會對地短路。為了能夠在實際中應用電路,受保護的線路需要能夠保持一定的電壓,通常具有高對地阻抗。這就是 TVS 適用的原因。降低阻抗需要解決一些難題。主要問題在于,阻抗不能為零,否則受保護的信號線路就會對地短路。為了能夠在實際中應用電路,受保護的線路需要能夠保持一定的電壓,通常具有高對地阻抗。這就是 TVS 適用的原因TVS 是一個二極管陣列(參閱圖 1-2 查看典型示例),其排列對電路中正常存在的電壓有極高的阻抗,但如果電壓超過設計范圍,在 IESD 損壞受保護的系統(tǒng)之前,TVS 二極管將擊穿并將 IESD 分流到地。因此,系統(tǒng)設計人員需要降低針對 IESD 從 ESD 源經(jīng) TVS 至地的阻抗。
提供給 IESD 的阻抗是 TVS 的固有阻抗(在 TVS 二極管陣列和封裝中)以及 ESD 源與 TVS 接地之間的 PCB 布局的函數(shù)。TVS 通常設計成在其整體設計限制允許的范圍內(nèi)為 IESD 提供盡可能低的接地阻抗。選擇適當?shù)?TVS 后,降低 PCB 布局上 ESD 源與 TVS 接地之間的阻抗是設計中的一個關鍵階段。
快速變化的 IESD 產(chǎn)生的另一個問題是,其關聯(lián)的快速變化的電磁場 (EM) 會導致干擾 (EMI) 耦合到 PCB 的其他電路上,在 ESD 源和 TVS 之間的區(qū)域尤其如此。一旦 TVS 將 IESD 分流到地,TVS 與受保護 IC 之間的布線應該相對而言不受 EMI 的影響。因此,在 ESD 源與 TVS 之間,未受保護的電路不應與 ESD 保護電路的布線相鄰。為了將 EMI 輻射降至最低,理想情況下,ESD 源與 TVS 之間的電路布線不應有超過 45° 的拐角,或是具有大半徑的曲線。
在如今的 PCB 布局中,布板空間非常寶貴。IC,包括 TVS,都必須設計得非常緊湊。另外,IC 在 PCB 上的放置密度也在不斷地增加。多層 PCB 電路板和布線很大程度上依賴過孔來盡可能提高密度,從而減小系統(tǒng)尺寸,同時增加系統(tǒng)的特性設置。這種 PCB 架構(特別是與層交換和過孔相關)在通過 TVS 將 IESD 分流到地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使用過孔將電路布線到 TVS 的方式可能會在受保護 IC 上產(chǎn)生巨大的 VESD 電壓差。通常,在 ESD 源和 TVS 之間放置過孔有不利影響,但在某些情況下,設計人員不得不出此下策。即便在上述情況下,如果處理得當,仍然可以在受保護 IC 上盡可能降低 VESD。
接地方案對于防止 ESD 非常關鍵。對 TVS 使用機箱接地(不同于電感實現(xiàn)的數(shù)字和/或模擬接地),可以很好地避免 ESD 相關失效。然而,在多個接地平面上布線高速電路時,這會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許多設計對受保護電路使用公共接地。接地平面對于 TVS 成功消耗 IESD 卻不增加 VESD 必不可少。地面接地機箱的電氣連接,如用于機箱螺絲的 PCB 接地通孔,直接臨近 TVS 接地和 ESD 源的接地(例如,連接器屏蔽層),為受保護 IC 處的接地偏移保持在最低限度提供了合理的方法。如果系統(tǒng)無法利用機箱地面接地,緊密耦合的多層接地平面可幫助將受保護 IC 處的接地漂移保持在最低限度。
總結這些參數(shù),成功地保護系統(tǒng)免受 ESD 影響的因素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