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AE5B November 2019 – January 2024 LM4040-N , LM4050-N , LM4120 , LM4128 , LM4128-Q1 , LM4132 , LM4132-Q1 , REF102 , REF1925 , REF1930 , REF1933 , REF1941 , REF20-Q1 , REF200 , REF2025 , REF2030 , REF2033 , REF2041 , REF2125 , REF2912 , REF2920 , REF2925 , REF2930 , REF2933 , REF2940 , REF30 , REF3033-Q1 , REF31-Q1 , REF3112 , REF3120 , REF3125 , REF3130 , REF3133 , REF3140 , REF3212 , REF3212-EP , REF3220 , REF3220-EP , REF3225 , REF3225-EP , REF3230 , REF3230-EP , REF3233 , REF3240 , REF3312 , REF3318 , REF3320 , REF3325 , REF3330 , REF3333 , REF34-Q1 , REF3425 , REF3425-EP , REF3430 , REF3430-EP , REF3433 , REF3433-EP , REF3440 , REF3440-EP , REF3450 , REF35 , REF4132 , REF4132-Q1 , REF50 , REF5020-EP , REF5020A-Q1 , REF5025-EP , REF5025-HT , REF5025A-Q1 , REF5030A-Q1 , REF5040-EP , REF5040A-Q1 , REF5045A-Q1 , REF5050-EP , REF5050A-Q1 , REF50E , REF54 , REF6125 , REF6133 , REF6141 , REF6145 , REF6150 , REF6225 , REF6230 , REF6233 , REF6241 , REF6245 , REF6250 , REF70 , TL431LI , TL432LI , TLV431
為了確保系統(tǒng)符合增益誤差規(guī)格,首先將增益誤差表征為可用值。因為增益誤差對信號鏈的影響與動態(tài)誤差和噪聲誤差不同。例如,當電壓基準為 ADC 提供基準時,電壓基準的直流誤差會與 ADC 的增益誤差相結合。測量信號時,這意味著增益誤差會與 ADC 內(nèi)的模擬信號成比例變化,如圖 4-1 中所示。增益誤差顯示為最終 ADC 轉換不準確,但它可以通過校準盡可能減少。最大增益誤差更接近 ADC 的正或負滿標度值。
表征集成基準電壓的信號鏈誤差時會存在一個問題,即內(nèi)部基準電壓通常不會像外部基準電壓那樣全面而深入地表征,而且往往缺乏最差值上限。因此,很難計算出系統(tǒng)的最壞情況增益誤差。使用外部基準電壓可解決這一難題。了解極值主要是因為并非每個系統(tǒng)都有相同的校準級別。如果信號鏈只在 25°C 時進行了增益誤差校準,增益誤差會在 25°C 時減少。如果同一個系統(tǒng)經(jīng)歷了任何環(huán)境變化,那么增益誤差會發(fā)生變化并且無法解釋,這可能會使敏感系統(tǒng)超出公差范圍。在許多應用中,內(nèi)部電壓基準是足夠的,但在其他應用中,內(nèi)部電壓基準不存在。
可通過兩種方法來計算系統(tǒng)誤差:一種是最壞情況法,另一種則是和的平方根 (RSS)法。誤差計算之間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如何組合一個系統(tǒng)的各個誤差。在更壞的情況下,所有誤差都是每個規(guī)格的最大極值的加和,從而產(chǎn)生一個包含每個器件變化的誤差值。最壞情況下的誤差計算為所有誤差的相加值,如方程式 1 中所示,它涵蓋了所有測試條件和限值。最壞情況法的替代方法是基于統(tǒng)計公差分析的 RSS 法,如方程式 2 中所示,當所有術語都不相關時這種方法適用。在現(xiàn)實世界中,誤差介于最壞情況和 RSS 方法結果之間,但更接近 RSS 結果。
基準電壓的總增益誤差是所有誤差(如初始精度、溫度系數(shù)等)的總和。若要計算總誤差,所有誤差必須采用通用單位,如 ppm(百萬分之一)??赏ㄟ^校準進一步減小基準電壓總增益誤差,因為校準能夠消除靜態(tài)誤差,比如表 4-1 中所示的初始精度和溫漂。本例中省略了焊接漂移、長期漂移、負載調(diào)節(jié)、線路調(diào)節(jié)等誤差,但可以將這些誤差一并加入,從而計算出 VREF 總誤差的更準確值。未提及的其他誤差可在表 2-1 中找到。表 4-1 所示為如何使用 RSS 法合并所有這些誤差。
增益誤差 | 增益誤差值 | 增益誤差值 (ppm) |
---|---|---|
初始精度 | 0.05% | 500 |
溫漂(溫度系數(shù)) | 6ppm/°C | 990(40°C 至 125°C) |
校準后溫漂(降低 80%) | 1.2ppm/°C | 198(40°C 至 125°C) |
熱遲滯 (TempHyst) | 周期 1:30ppm,周期 2:10 ppm | 40 |
1/f 噪聲 | 15uVP-P | 15 |
最壞情況總計 | 0.1545% | 1545 |
RSS 總計 | 0.111% | 1110 |
25°C 校準后的 RSS 總計 | 0.0991% | 991 |
25°C 校準和溫度系數(shù)校準后的 RSS 總計 | 0.0202% | 202 |
在表 4-1 中,您可以看出不同條件下總增益誤差的比較以及校準的重要性。通過使用方程式 3 和已知的 ADC 分辨率,可以計算出受信號鏈增益誤差影響的 L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