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UAU5A March 2023 – May 2025 AM68 , AM68A , AM69A , TDA4AH-Q1 , TDA4AL-Q1 , TDA4AP-Q1 , TDA4APE-Q1 , TDA4VE-Q1 , TDA4VH-Q1 , TDA4VL-Q1 , TDA4VP-Q1 , TDA4VPE-Q1 , TPS6594-Q1
圖 2-4 顯示了 PMIC、分立式電源和處理器之間 PDN-3A 的數字控制信號映射。這些連接可實現功能齊全的系統(tǒng),包括僅 MCU、DDR 和 GPIO 保持低功耗模式、符合 ASIL-D 標準的功能安全以及板載 USB2.0、UHS-I SD 卡和 HS SoC 電子保險絲編程。
在此 PDN 中,GPIO8 旨在提供運行時 PDN 配置,從而實現可適應各種電路板設計的靈活 PMIC。上電序列開始時的邏輯低電平輸入命令 PMIC 支持隔離式 MCU 和主電源組,其中包括上電序列中的 BUCK5。邏輯高電平命令 PMIC 將 MCU 和主電源組分組,并將 BUCK5 從電源序列中排除。對于隔離式 PDN 方案(型號 A - F),GPIO8 引腳連接到 HCPS 降壓穩(wěn)壓器使能輸入,該輸入具有連接到每個降壓穩(wěn)壓器輸入電壓的上拉電阻。VDA_DLL_0V8 電源軌(來自 PMIC 的 LDO3)與 CPU 和 CORE 電源軌在相同的時間戳啟用。因此,它可用于驅動低電壓轉換器的輸入,該轉換器具有一個連接到 HCP 使能網絡 (MAIN_PWRGRP_IRQn) 的開漏輸出。該降壓引腳是雙向引腳,可用作使能輸入和狀態(tài)輸出。內部降壓故障會導致該引腳將 MAIN_PWRGRP_IRQn 網絡拉低。將 MAIN_PWRGRP_IRQn 網絡拉低將禁用降壓穩(wěn)壓器,并通過 GPIO8 網絡連接向 PMIC 發(fā)出中斷。如果 GPIO8 變?yōu)榈碗娖?,PMIC 會像發(fā)生 SOC_PWR_ERROR 一樣做出反應,導致 PDN 狀態(tài)轉換為僅 MCU 模式。
當 nRSTOUT PMIC 信號在 圖 5-11 所示 TO_ACTIVE 序列結束時變?yōu)楦唠娖胶?,GPIO10 會被拉高,等待來自 SVS-B 電壓監(jiān)控器的低電平有效 MCU_PWRGRP_IRQn 中斷信號。如果 GPIO10 變?yōu)榈碗娖?,PMIC 會像發(fā)生 MCU_PWR_ERROR 一樣做出反應,并執(zhí)行有序關斷。如 圖 2-4 所示,用一個 3.3V 電平轉換器將 GPIO8 和 GPIO10 分別從 VDA_DLL_0V8 (PMIC LDO3) 和電壓監(jiān)控器 SVS-A 和 SVS-B 的開漏中斷輸出連接起來。
從 PMIC 到處理器的其他數字連接提供錯誤監(jiān)控、處理器復位、處理器喚醒和系統(tǒng)低功耗模式。已將特定的 GPIO 引腳分配給關鍵信號,以維持在低功耗模式下只有少數 GPIO 引腳保持工作時,器件能夠正常工作。
PDN 信號 | 上拉電源軌 |
---|---|
H_MCU_INTn_1V8 | VDD_MCUIO_1V8 |
H_MCU_PORz_1V8 | VDA_MCU_1V8 |
H_SOC_PORz_1V8 |
VDA_MCU_1V8 |
H_MCU_PORz_1V8 |
VDA_MCU_1V8 |
EN_DDR_RET_1V1 | VDD_DDR_1V1 |
H_WKUP_I2C0 | VDD_GPIORET_IO_3V3 |
H_MCU_I2C0 | VDD_GPIORET_IO_3V3 |
使用 表 2-5 指導如何分配每個 PDN 系統(tǒng)特性所需的 GPIO。如果不需要所列出的特性,可以刪除數字連接;但是,GPIO 引腳仍會按照顯示的由 NVM 定義的默認功能進行配置。啟動后,處理器可以重新配置未使用的 GPIO 以支持新功能。只要該功能僅在啟動后才需要且默認功能不與正常操作產生任何沖突(例如,兩個輸出驅動同一網絡),就可以進行重新配置。有關功能安全相關連接如何幫助實現功能安全系統(tǒng)級目標的詳細信息,請參閱節(jié) 3。
器件 | GPIO 映射 | 系統(tǒng)特性(1) | ||||||
---|---|---|---|---|---|---|---|---|
PMIC 引腳 | NVM 功能 | PDN 信號 | 有源 SoC | 功能安全 | 僅 MCU | DDR 保持 | GPIO 保持 | |
TPS6594133A-Q1 | nPWRON/ ENABLE | 啟用 | SOC_PWR_EN | R | ||||
nINT | INT | H_MCU_INTn | R | |||||
nRSTOUT | nRSTOUT | H_MCU_PORz_1V8 | R | |||||
SCL_I2C1 | SCL_I2C1 | H_WKUP_I2C0_SCL | R | |||||
SDA_I2C1 | SDA_I2C1 | H_WKUP_I2C0_SDA | R | |||||
GPIO_1 | SCL_I2C2 | H_MCU_I2C0_SCL | R | |||||
GPIO_2 | SDA_I2C2 | H_MCU_I2C0_SDA | R | |||||
GPIO_3 | nERR_SoC | H_SOC_SAFETY_ERRn | R | |||||
GPIO_4 | LP_WKUP1(2) | SOC_PWR_WKn | R | R | ||||
GPIO_5 | EN_GPIO_RET_3V3 | EN_GPIO_RET_3V3 | R | |||||
GPIO_6 | EN_DDR_RET_1V1 | EN_DDR_RET_1V1 | R | |||||
GPIO_7 | nERR_MCU | H_MCU_SAFETY_ERRn | R | |||||
GPIO_8 | GPI | MAIN_PWRGRP_IRQn | R | |||||
GPIO_9 | GPO | EN_3V3_VIO | R | |||||
GPIO_10 | GPI | MCU_PWRGRP_IRQn | R | |||||
GPIO_11 | nRSTOUT_SOC | H_SOC_PORz_1V8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