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B50C March 2015 – May 2021 LDC0851 , LDC1001 , LDC1001-Q1 , LDC1041 , LDC1051 , LDC1101 , LDC1312 , LDC1312-Q1 , LDC1314 , LDC1314-Q1 , LDC1612 , LDC1612-Q1 , LDC1614 , LDC1614-Q1 , LDC2112 , LDC2114 , LDC3114 , LDC3114-Q1
對于單層 PCB 螺旋電感器,參考文獻 [1] 中討論的莫漢方程有助于理解電感與線圈幾何形狀之間的關系。該方程可用于針對各種幾何形狀計算線圈的總電感:
其中
總電感與匝數(shù)成正比,因此可以通過調(diào)整匝數(shù)來有效地控制總電感。不過,當增加內(nèi)側(cè)匝數(shù)(這會減小內(nèi)徑)時,davg 值開始減小,從而減小額外匝數(shù)產(chǎn)生的附加電感。對于大多數(shù)應用而言,dIN/dOUT 之比必須大于 0.3,以獲得較高的電感器 Q。之所以需要遵守該指導原則,是因為內(nèi)匝不會占很大的面積,對整體電感的貢獻不大,但仍會使 RS 增大。不過,對于目標非??拷鼈鞲衅鞯膽茫ɡ缃饘儆|控)而言,低至 0.05 的比率通常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內(nèi)匝可提供更高的靈敏度。更多信息,請參閱參考文獻 [2]。
可添加匝數(shù)的一個關鍵限制是實際的最小 PCB 引線寬度 – 常見值為 0.1mm(或 0.004in)。在此約束下,傳感器直徑每增加 2mm,PCB 電感器最多可增加 5 匝。
在圖 2-5 中,可以看到前幾匝貢獻的電感最多,而最后幾匝貢獻的電感較少。該示例采用外徑為 18mm、引線寬度和引線間距為 0.15mm 的線圈,顯示總電感在大約 20 匝時趨于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