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QC1E June 2022 – April 2025 ADC12DJ5200-EP
PRODUCTION DATA
最小值 | 標(biāo)稱值 | 最大值 | 單位 | |||
---|---|---|---|---|---|---|
器件(采樣)時鐘(CLK+、CLK-) | ||||||
fCLK | 輸入時鐘頻率 (CLK±),單通道和雙通道模式(1) | 800 | 5200 | MHz | ||
tCLK | 輸入時鐘周期 (CLK±),單通道和雙通道模式(1) | 192.3 | 1250 | ps | ||
SYSREF(SYSREF+、SYSREF–) | ||||||
tINV(SYSREF) | 由 SYSREF_POS 狀態(tài)寄存器、SYSREF_ZOOM = 1 測量的 CLK± 周期的無效 SYSREF 采集區(qū)域的寬度,表示建立或保持時間違例(3) | 48 | ps | |||
tINV(TEMP) | 無效 SYSREF 采集區(qū)域在溫度范圍內(nèi)的漂移,正數(shù)表示向 SYSREF_POS 寄存器、SYSREF_ZOOM = 1 的 MSB 移位 | 0.02 | ps/°C | |||
tINV(VA11) | VA11 電源電壓上的無效 SYSREF 采集區(qū)域漂移,正數(shù)表示向 SYSREF_POS 寄存器、SYSREF_ZOOM = 1 的 MSB 移位 | -0.03 | ps/mV | |||
tSTEP(SP) | SYSREF_POS LSB 的延遲(4) | SYSREF_ZOOM = 0 | 39 | ps | ||
SYSREF_ZOOM = 1 | 24 | |||||
t(PH_SYS) | SYSREF± 上升沿事件后,SYSREF± 窗口的 SYSREF± 最短置為有效時間 | 5*TCLK+4.5 | ns | |||
t(PL_SYS) | SYSREF± 下降沿事件后,SYSREF± 窗口的 SYSREF± 最短置為無效時間 | 5*TCLK+4.5 | ns | |||
JESD204B 同步時序(SYNCSE 或 TMSTP±) | ||||||
tH(SYNCSE) | 從多幀邊界(SYSREF 上升沿采集為高電平)到 JESD204C SYNC 信號(如果 SYNC_SEL = 0,則為 SYNCSE,或如果 SYNC_SEL = 1 則為 TMSTP±)置為無效的最短保持時間,用于 NCO 同步 (NCO_SYNC_ILA = 1)(2) | JMODE = 10、21、23 | 19 | tCLK 周期數(shù) | ||
JMODE = 11、14、22、24、61 | 10 | |||||
JMODE = 12、15、16、25、26、27、56、57、58、62、63、66、67、69、70 | 18 | |||||
JMODE = 13 | 23 | |||||
JMODE = 36、37、38、52、53、54、55、59、60、65、68、71 | 17 | |||||
JMODE = 39 | 21 | |||||
JMODE = 46、47、48、49、64 | 9 | |||||
tSU(SYNCSE) | 從 JESD204C SYNC 信號(如果 SYNC_SEL = 0,則為 SYNCSE,或如果 SYNC_SEL = 1,則為 TMSTP±)置為無效到多幀或擴(kuò)展多塊邊界(SYSREF 上升沿采集為高電平)的最短建立時間,用于 NCO 同步 (NCO_SYNC_ILA = 1)(2) | JMODE = 10、21、23 | -2 | tCLK 周期數(shù) | ||
JMODE = 11、14、22、24、61 | 7 | |||||
JMODE = 12、15、16、25、26、27、56、57、58、62、63、66、67、69、70 | -1 | |||||
JMODE = 13 | -6 | |||||
JMODE = 36、37、38、52、53、54、55、59、60、65、68、71 | 0 | |||||
JMODE = 39 | -4 | |||||
JMODE = 46、47、48、49、64 | 8 | |||||
t(SYNCSE) | 觸發(fā)鏈路重新同步的 SYNCSE 最短置為有效時間 | 4 | 幀 | |||
串行編程接口(SCLK、SDI、SCS) | ||||||
fCLK(SCLK) | 串行時鐘頻率 | 15.625 | MHz | |||
t(PH) | 串行時鐘高電平值脈沖持續(xù)時間 | 32 | ns | |||
t(PL) | 串行時鐘低電平值脈沖持續(xù)時間 | 32 | ns | |||
tSU(SCS) | SCS 至 SCLK 上升沿的建立時間 | 30 | ns | |||
tH(SCS) | SCLK 上升沿至 SCS 的保持時間 | 30 | ns | |||
tSU(SDI) | SDI 至 SCLK 上升沿的建立時間 | 25 | ns | |||
tH(SDI) | SCLK 上升沿至 SDI 的保持時間 | 3 | ns |